“数字赋能+产业振兴”,助力周至猕猴桃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阅读量: 发布时间:

字体:

近年来,周至县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猕猴桃已成为周至群众持续增收致富的“金蛋蛋”,并发展成为周至县的特色主导产业。依托猕猴桃特色农业资源禀赋,西安农投集团携手周至县,倾力打造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助力周至猕猴桃走出陕西、走向全国。

7月19日,西安农投集团2024年第4期学习强农分享会(农投夜校)”如期举办,主讲人何联帝以紧扣“3125”战略,实现“363”目标,周至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工程建设实践交流为题进行了分享。

接下来,农小投就带大家走进课堂,一起学习相关知识。

深挖“土”的资源、放大“特”的优势、延伸“产”的链条,聚焦周至猕猴桃全产业链建设,多措并举破解产业发展难题,真正让山里的“毛蛋蛋”变成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一)聚焦产业发展现状,合理优化产业布局。

(二)践行多元发展理念,打造特色示范项目。

西安农投全体干部员工牢固树立项目工地就是阵地、现场就是考场、进度就是尺度的理念,一切围着项目转,紧紧盯着项目干,以严的要求、实的作风、优的服务做保障、强支撑,高强度推进周至猕猴桃产业示范园项目建设。

(三)紧盯目标任务,合理规划施工。

(四)大干快上,提速增效。

(五)质量为先,安全为本。

(六)通力合作,按期完成。

西安农投集团作为服务“三农”领域的市属投融资总平台,将充分发挥“政策+市场”优势,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到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中去,集团相关部门、子公司通力合作,聚力前行,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建设。

展望未来,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成后,将持续推动区域内农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升周至猕猴桃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我市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以项目建设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话题引发了参会人员的思考。

王兴认为,项目建设应该坚持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工作方向,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三大目标”,多措并举的建设模式为集团项目建设树立了典范,值得学习与推广。

李佳表示,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担当、勤劳、智慧、勇敢、创新”的农投精神,跑出了农投项目建设“加速度”,为此他也深受启发。本次分享的“抓好四项工作、实现三大目标”经验,启示我们既要做好工作的全盘统筹,同时也要抓好关键节点任务突破,只有这样,项目建设才能顺利有序推进。

王文娟说:“此次分享让我真切感受到了项目建设者们的不易,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之所以做到了“交地即交证,拿证即开工”的创举,离不开各方的通力协作,而其中提到的大干快上50天,目前也在积极落实中,同时,此次分享会中提到的四个方向、三大目标、内控制度、内控方法等也为我后续的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此次分享会让我对产业示范园建设过程有了更多了解,提升猕猴桃产业价值离不开品牌赋能,通过联农带农方式建设优质猕猴桃生产基地、引进更加先进的生产设备、提升即食猕猴桃生产工艺等方式不断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同时,可以通过参加国内外专业展会,举办各色宣传推介活动来提高市场的认可度,进而打造属于农投集团自己的猕猴桃品牌。”品牌公司这样说到。

成斌充分肯定了此次授课的作用和意义,他表示,此次分享会是一次让人倍感享受的分享会,通过此次分享会,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拼搏者的快乐,苦干者的甘甜和取得进步后的幸福,主讲人通过对项目建设经验的分享,让大家了解到了周至猕猴桃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建设背后的不易与艰辛,参与项目建设的干部员工充分践行了“担当、勤劳、智慧、勇敢、创新”的农投精神,树立了“五能”农投铁军新标杆,值得全体干部员工学习。

成斌强调,2024年已经过去大半,集团各部门、子公司要继续紧扣集团“363”年度工作计划,敢于担当责任,狠抓主要矛盾,紧盯时间节点,加强部门、子公司间协作配合,全力推动集团各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按期完成。

编辑:郑昕悦(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