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交出“高分答卷”:运营仅391天,平台累计交易金额突破15亿元,成交项目达479宗,为村集体增收13.62亿元,带动农民增收9730.9万元,资源资产溢价率高达5.17%,节约村集体开支817.84万元。这一组数据,生动诠释了西安农投集团通过市场化手段激活农村“沉睡资产”、赋能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实践。
数字赋能,打破城乡壁垒
依托数字化交易网络,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平台成功破解农村资产“信息孤岛”难题。以长安区韦曲街道西韦村集体资产交易为例,项目经过75轮激烈竞价,最终以年租金14.3万元成交,溢价率58.89%,为村集体新增收入26.5万元。“过去资产出租靠熟人介绍,现在全国买家在线竞价,价值真正被发现了!”西韦村理事长感慨道。
蓝田项目图
品类创新,拓展服务边界
西安农投集团立足资源整合优势,创新拓展农副产品采购、非农村集体资产交易等2类交易种类,成功将平台交易种类扩充至4大类23项。今年2月,西安市蓝田县蓝新路南段非农村集体资产租赁项目借助平台完成交易,15年租期实现收入近390万元,为蓝田县强农供销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注入发展动力,标志着平台服务范围向多元化发展。
孟村项目图
规范服务,盘活“沉睡资产”
通过专业化流程设计与基层协同,平台助力农村资产合规高效流转。在孟村社区安置房商铺交易中,平台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紧密配合,经过6轮竞价,项目以7.69%溢价率成交,实现增值收益784万元。“以前闲置的商铺现在成了‘聚宝盆’!”孟村村民对此赞不绝口。
下一步,西安农投集团将精准契合政策导向,不断探索模式创新,在生态构建、渠道拓展、平台推广三个方面持续发力,细化服务规范,提升交易效率与用户体验,吸引更多市场主体参与,致力打造全国领先的城乡融合示范平台,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让农村资源活起来、农民腰包鼓起来!”西安农投集团以15亿元交易规模为起点,正加速推动城乡资源高效配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市场活力。
编辑:刘逸秋